近年来,很多老板听说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征收能减轻一大部分税负,纷纷让公司的财务转变做账方式,但有的老板发现,核定征收以后,公司缴纳的税费反而增多了,这是怎么回事呢?
目前,我国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报税主要采取2种方式: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。
查账征收: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账目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,然后依照相关的税率来计算企业应该缴纳的税款。
核定征收:由税务机关根据其经营情况,依据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,在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征收。
这里存在一种情况:有些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经营中利润很少或者目前还处于亏损的状态,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税负,如果采用核定征收反而比查账征收缴纳的税负多,就出现了开头我们说的那种情况。
下面我们举例说明:
如果一家小规模纳税人2020年年收入额为300万,利润为120万,我们来看一下按照2种不同报税方式,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。核定征收:
核定征收的计算公式为:应缴所得税额=应税收入×核定的所得率×所得税税率
假设这家企业核定的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为10%,那么该纳税人2020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:300*10%=30万元。
按照目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,所得税税负为2.5%,该企业202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:
30*2.5%=0.75万元

查账征收:
查账征收的公式为:应缴所得税额=(应税收入-成本-费用±纳税调整项)×所得税税率
上面的案例中,这家企业年收入额为300万,利润为120万,目前对于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、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,分别减按12.5%、50%计入应纳税所得额,按20%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。
该企业2020年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:
100×12.5%×20%+(120-100)×50%×20%=2.5+2=4.5万元

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,如果企业本身经营情况比较好,年利润比较高,那就可以选择核定征收。如果企业实际经营中利润比较少或者处于亏损状态,那就选择查账征收,这里提醒企业的是提前做账,整理出一个清晰明了的账本。